2016/9/13 14:04:21来源:中国木地板品牌网(浏览次)
【中国木地板品牌网】2016年7月28日,美对华胶合板“双反”重审应对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2日,美对华木地板“双反”第三次复审结果上诉会议也在北京召开。近年来,我国木地板出口遭遇的贸易壁垒有点多,而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规则上并没有话语权,大多数时候都只能被动挨打。在贸易壁垒成为新常态的今天,除了被动应诉之外,地板等林业企业还应该做点什么。
应对贸易壁垒 搭便车不可行
大而不强,是中国胶合板、木地板产业的现状,或者说是整个中国林业产业在转型阵痛期的必经阶段。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吴盛富向记者介绍,中国胶合板企业众多,经过注册的就超过一万家,而且行业变化快,每天都有新建工厂或关停并转的。同时,胶合板的产量和出口量大,目前,我国胶合板产量约为4000万立方米,出口量约1100万立方米,出口到数十个国家。
作为贸易壁垒的重灾区,美国一直把目光放在中国胶合板企业身上。而自2012年9月28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硬木胶合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开始,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带领中国胶合板行业企业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应诉工作。2013年11月7日,中国胶合板行业“双反”应诉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可今年7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重审通知,又一次将中方的胶合板应诉工作打回了“原形”。我国向美出口胶合板行业又将面临被强行征收平均税率73.04%、惩罚性税率148.81% 的“双反”税风险。
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外经处处长付建全表示,美对华设置贸易壁垒经验丰富,而中国胶合板行业却疲于应付。相关企业如果都抱有搭便车的想法,认为自己出口量小、影响力小,就不去应诉,那此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就打了水漂。
木地板行业的“双反”战线同样拉得很长,从2010年,美对华出口木地板“双反”开始,直到近日多层木地板第三次复审的反倾销终裁结果公布:大连鹏鸿为0%,上海伟佳为17.37%,平均税率为17.37%。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召群说,关心“双反”应诉工作的地板企业很多,但大多数却是临事应付。可哪怕是零税率,也只有一年时间。
不难发现,贸易壁垒的应对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双反”税率针对的并不是一两家地板出口企业,而是整个行业,相关企业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你搭便车,我也搭便车,大家都不愿意当推车的人,那地板出口这辆车又如何能蹚过泥泞跑起来呢?
掌握话语权 扭转被动挨打局面
“企业明明还在盈利,怎么就被扣上了倾销的帽子?”这是不少地板出口企业的困惑。似乎在中美这场贸易博弈中,中国总是处在被动挨打的状态。不少地板企业也曾赌气地想过,我们的产品能否放弃美国市场?可仔细想想,却发现这条路并不可行。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出口地区一处副处长魏巍表示,美国市场需要中国产品,但又不希望中国产品冲击美国市场,因此寻求一个贸易平衡点很关键。同时,美国市场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中国地板企业若是放弃美国市场,全球其他地区的出口市场都将受到波及。
中国地板出口放弃美国市场固然容易,可因此使整个地板产业出口受阻,却明显不理智,又得不偿失。和美国之间的地板“双反”官司之所以难以打赢,既是由于美国非常了解中国情况,加之中国企业内部并不团结,利益诉求有别,更重要的是美国本身就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中国一直以来扮演的都是跟随者的角色。
就木地板“双反”而言,第一次复审结果平均税率为5.92%,当时菲律宾是替代国;第二次复审结果平均税率为13.74%,替代国换成了泰国;而第三次复审结果平均税率为17.37%,替代国又变成了罗马尼亚。三次替代国的变更,贸易游戏规则制定者不按常理出牌,个性又任性。
“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正处在‘弱而不弱、强而不强’的特殊阶段,贸易摩擦必然存在。而中国又不是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者,因此在贸易往来中必然受打压。但与此同时,这一特殊阶段也是中国从国际贸易跟随者到引领者的突破点。”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外经处副处长荆涛介绍道。同样。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中国在地板国际贸易舞台上才能拥有话语权,也才有可能扭转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