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31 13:47:04来源:中国木地板品牌网(浏览次)
2016年,在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刺激下,家居建材行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当前,建材行业中除水泥外,陶瓷、地板等行业也同样面临着“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问题。面对供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地板企业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加快“走出去”,或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
建材企业迫切需要“走出去”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特点就是新常态。一方面经济发展非常繁荣,外汇储备丰厚;另一方面经济增速从高速到了中高速,建材产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走出去”。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一方面国内一些省份将启动“一带一路”相关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另一方面行业将加快国内水泥等产业“走出去”步伐,帮助周边欠发达经济体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这样,由基础设施的完善进而带动相关省份和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繁荣,带来房地产、工商业的经济繁荣,这对地板等建材行业来说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性价比才受国际欢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军认为,我国水泥、玻璃、陶瓷、新型建材等成套技术和大型装备水平都是世界一流,而且价格上具有非常大的竞争力,不论是技术还是价格,都不逊色于其他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涉及的沿线国家中,中亚、非洲工业由于制造水平还比较落后,承接德国工业4.0难度太大,而中国的工业制造业最合适。
如今我国开始出口设备和装备等生产用品,从生活用品的出口跨越到生产用品的出口,从单纯的卖产品过渡到海外资本投资、到国外建工厂管理工厂,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迈进、一个历史性的转换。这充分说明企业“走出去”已经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地板企业要打造高性价比产品,突出中国的品牌、技术,把质量和品牌放在第一位,努力打造“国家名片”,如此才能大受欢迎。(文章来源中华地板网)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